中小企业 融资困难的原因
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如今,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占到中国企业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九。他们创造了中国近一半的财税收入以及近八成的新增就业岗位。但融资难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那么为什么难?研究的文献有很多。其实,从经济学本身来讲这个问题也是一个悖论。 卢卡斯(Lucas)于1990 年提出了:为什么资本没有从富国流向穷国 ?即所谓的卢卡斯悖论(Lucas Paradox) 。他发现经济流向和资本原理是相反的 ,当时主要是针对国际资本流向,但这个悖论也适合其他领域的资本流向。 根据经济学原理,投入多、产出便多,但是边际增长是呈递减趋势的。但我们实际看到的并不是这样,比如说中小企业刚刚起步,虽然资本不多甚至不足,但投资回报率应该是很高的,相比而言,大企业无论是市场还是技术都比较成熟,但他们的市场回报率是边际递减的。因此,根据经济学原理,资金理应流向高报酬率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说法应该不成立,但现实恰恰相反。当然这里有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但信息不对称问题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都存在,且大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并不亚于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 那么同样,资金从发展中国家流入发达国家;资金从农村流到城市;资金从欠发达地区流到发达地区,都反映出了资金流向与资本原理相反的问题。我们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和这些问题相似,是一个悖论。 从这个悖论的分析中,可以推知这样的逻辑:中小企业融资不论以何种形式出现 (包括内源融资),都可以被还原为市场交易问题。中小企业融资活动,形成了“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如果中小企业融资市场是完美的,也就是不存在信息不对称,不存在交易成本,不存在阻碍交易的产权界定等等问题,那么市场会按照自己的逻辑完成中小企业融资的市场交易 ,资本毫不疑问地会流向高报酬率的中小企业,这样也就不会出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但是,现实中市场总是不完美的,或者干脆就没有市场(我国中小企业在早期面临的主要是这类问题),这样市场中的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之间因为金融支持体系的滞后而使得中小企业自身无法有效改善公司运营和治理结构,以致信息不对称变得愈发严重,有效需求仍然有可能得不到有效供给。于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便由此而生。
创业板是否能破解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既然“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不是完美的,那么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在于让它趋近完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很大 部分就在于现有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十分不足。那么创业板的设立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一、 创业板概述 创业板,即国际上通称的“二板市场”(Second-board Mar-ket),主要是为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服务而设立的证券交易市场。 从中国创业板上市规则来看,相对于海外市场,中国的创业板上市条件比较严格,要求有盈利,具备一定的规模,主营业务鲜明突出;对发行人公司治理要求从严;对保荐人的要求和责任更高,保荐期限相对于主板适当延长,实行持续督导制度等;而相对于主板和中小板市场,无论是盈利能力要求还是资产规模要求,创业板门槛都要低很多。因此,全国各地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也有成千上万,有在创业板上市意愿的中小企业更是不计其数。创业板的竞争情况将是非常激烈的。所以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注定还是将无缘创业板,尤其是那些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难以从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不仅如此,在创业板融资的企业也会面临不成功发行风险、经营风险、诚信风险、被操纵股价风险、流动性风险和退市风险等 。所以说,创业板对解决部分中小企业融资只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绝对无法从根本上普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创业板的推出与中小企业融资 创业板的推出到底能为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些什么?这恐怕是政府、中小企业的股东以及正在或将在中小企业工作的人们 直所关注的话题。总的说来,创业板的功能不仅仅在于融资,更重要的是它的灯塔效应。 1. 融资功能 在直接融资方面,为上市企业提供了更为便捷的融资渠道。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创业板市场更方便地进行股权融资,而不用太过于担忧管理权稀释的问题,这对大多数公司都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如果将来创业板市场的企业数目能达到现在主板市场的企业数目,创业板为这些上市企业所提供的直接融资数额也会是相当可观的。 除了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外,创业板还能通过提供退出机制,带动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对更广大中小企业的投资。同时,在创业板上市会改变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态度。创业板本身就有 套完整和严格的筛选体系,能够经得住严格筛选并能成功上市的企业对银行来说都是已经贴上了优质客户标签的。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由于解决了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系列障碍,将能更加容易地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而银行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也将乐于为这些创业板的企业服务。 2. 灯塔效益 创业板所呈现的效益,第一是中小企业的灯塔效益。这里说的灯塔就是知道按照什么样的模式去发展,这 过程会产生激励示范效应,对优化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有助于培养我国自主创新的氛围,带动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也有利于中小企业自身的不断完善。比如创业板对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公司治理结构、信息披露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促使上市的中小企业从初创期的经营管理水平尽快向成熟期的规范标准演进。这将促使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经营决策以及组织制度等方面全方位接受社会监督,从而促进企业迅速扩大自己的运营规模,增加企业自身发展能力,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金融动态
银监会:明年起将实施商业银行杠杆率要求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近日表示,为遏制潜在的信贷风险,将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商业银行杠杆率要求。 银监会发布公告称,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当于2013年底前达到4%的最低杠杆率要求,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应当于2016年底前达到最低杠杆率要求。 上述要求适用于资产负债表表内、表外资产。杠杆率通常指的是核心资本与调整后的资产余额的比率。 银监会称,在过渡期内,未达到最低杠杆率要求的银行应当制定达标规划,并向银监会报告。
证监会透露申请重组公司如交易严重异常一律叫停 今后,上市公司兼并重组若出现股票异常交易并涉嫌内幕交易的,或交易出现严重异常的,证监会都要进行查处。在查的过程中,上市公司的重组申请尚未受理的不再受理,已经受理的暂停受理,等查完再继续受理。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庄心一7月7日在全国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经验交流会上透露了上述信息。他说,“因为在上市公司重组条件中有一项,并购重组的当事人各方是不能违法违规的,如果违法违规就不具备重组的条件了。”
央行决定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年7月7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落地 新增“微型”类获重点扶持 7月4日,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打响了系列扶持政策的头炮,这也意味着随后出台的政策将有的放矢,更具针对性。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行业特点,将中小企业的类型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并明确给出了各行业的三种类型标准。 这次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修订是中国历史上的第8次修订,也是涉及面最广、行业面最宽、划型较全的一次。值得注意的是,新标准首次在企业划型中增加“微型企业”一类。此次规定的微型企业,一般行业大多是10人以下为微型企业,具体各行业存有差异。此外,据了解,新标准还将个体工商户纳入标准范围。 新标准基本涵盖了国民经济的主要行业,涉及84个行业大类,362个行业中类和859个行业小类,新增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由于中小企业覆盖面过宽,致使企业群体中最弱势、最需要扶持的个体难以享受优惠政策———这一长期桎梏中小企业发展的困局终获破解。工信部等四部门昨日联合发布《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首次在中小企业划型中增加“微型企业”一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