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高新区,领导干部“下工地”不是一件新鲜事,在区内重点建设项目的工地上,常常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为企业排忧解难。为进一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完善产业链,整合产业布局,促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做好重点建设项目的配套服务工作,尽快形成产业形象和发挥效益,高新区制定了《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关于重点建设项目的支持政策》,领导干部“下工地”就是对这一政策的执行。 政策规定,对准备或已经在高新区区域范围内实施,经管委会申报被列入市重点建设项目年度计划,对高新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带动促进作用,符合高新区整体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投资和建设规模并能有较大的产出和良好投资效益的项目。高新区将建立管委会领导分工联系重点项目制度,“点对点”地进行协调和服务;对重点建设项目颁发绿卡,建立审批及各项业务办理快速通道,各相关职能部门要优先办理;优先对重点建设项目进行融资推介;对于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的项目责任人给予1———3万元的奖励。 高新区积极主动围绕区内企业,为企业排忧解难,保障了一批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这些项目大力推动了高新区企业快速稳步发展,使高新区产业特色和产业规模日益凸显,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的台阶。2010年, 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30%以上的高速增长,营业收入突破4000亿元大关。收入过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了60家,实现营业收入3294.12亿元;收入过50亿元的企业16家,实现营业收入2476.33亿;收入过100亿元企业10 家,实现营业收入2054.04亿元。高新区形成了一批以法士特、比亚迪、中兴、华为等为首的行业龙头企业,产业特色日益凸显,园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积极引导: 推动科技企业创新
产业的发展需要重点项目、龙头企业的引领,更需要科技创新的推动,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一直是西安高新区发展的不竭动力。围绕着创新创业,高新区也积极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让企业积极投入到科技创新中,向科技要效益。 高新区先后出台了大力扶持重点科技创新项目、扶持科技企业孵化器、百名院士创新创业工程、扶持企业标准化和争创名牌产品、留学人员创业扶持、对研发机构实行房租补贴、促进企业发展知识产权等各项优惠政策。 以设立留学人员创业扶持基金为例,该基金旨在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为国服务。基金资助方式有:无偿资助、市场拓展补贴、贷款贴息、有偿资金投入和企业租房补贴。其中无偿资助资金用于自主创新性强、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显著的留学人员企业项目研究开发。符合条件者,根据留学人员项目情况给予10———20万元资助。而企业房租补贴则是针对凡入驻创业园或软件园并通过留学人员创业园认定的留学人员企业,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照留学人员出资额的20%金额,给予房租补贴,每家企业的补贴金额不超过10万元人民币。 正是凭借对创新创业的积极引导,2010年,高新区完成技术更新改造投资88亿元,新增各类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12家,认定技术合同1125项,完成技术成果交易额12.6亿元。全年新增知识产权17113件,同比增长36.8%,其中,专利7853件,同比增长34.6%;商标3118件,同比增长54.5%;版权5320件,同比增长31.9%。全年新注册企业2420家,平均每个工作日成立企业8家,高新区的创新创业更加活跃。
金融服务: 增强企业融资能力
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类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为了更好地推进企业发展,高新区大力促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努力创新金融服务,不断增强产业融资能力。专门出台了加强高新区投融资体系建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贷款补贴、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证券市场发展、鼓励企业进入代办股份系统挂牌交易、促进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科技保险补贴管理等系列优惠政策,来大力鼓励金融、担保、风险投资等机构入区发展,盘活区域金融资源。 其中,对于进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辅导程序并取得中国证监会出具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受理复函的企业,按实际支付给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辅导工作必备参与中介机构费用的60%给予资助,最高限额达到300万元。 此外,高新区还出台了《轻资产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业务暂行办法》,积极探索知识产权抵质押、助保金贷款等融资办法,9家轻资产企业获得贷款。并与陕西信用合作社莲湖联社签署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方案,科技保险投保企业23家,保费总额104万元,企业贷款担保46笔,担保额达到了1.826亿元。 高新区通过引入风险投资机制,灵活运用投融资担保等方式,加强中介机构和入区风险投资公司扶持力度,以企业上市中国(西安)路演中心为载体,促进了区内企业上市融资步伐。仅2010年就新增上市、上柜、备案企业20家,中国西电、陕鼓动力、坚瑞消防、西安达刚成功上市,区内上市企业达39家,占到了全省的60%。
招才引智: 建设创新人才高地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西安高新区要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抢先建立产业创新人才集聚的“制高点”,是夺取国际产业主导权和话语权的一条必由之路。为此,高新区一直着力引进与园区产业发展方向一致且具有国际水准的高端创新人才,出台了吸引高层次人才优惠政策、杰出人才奖评选办法、鼓励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参加EMBA学习、支持大学生创业等系列优惠政策,来大力吸引高端人才加盟高新区,促进企业发展。 其中对高层次人才奖励尤为引人瞩目,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高新区参照其本人当年度工资性收入(不含股金分红)个人所得税交纳金额的30%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50万元;年薪200万以上的高层次人才(高级研发人员或高级职业经理人),因本人做出的巨大贡献,使所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并为当地做出重大经济贡献或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高新区给予企业100万元特殊奖励,用于高层次人才本人的年薪补贴。针对同一高层次人才的特殊奖励不超过2次,且不重复享受个人所得税奖励,并对其高中以下子女入学在高新区所属学校优先安排(不含插班生)。 同时,高新区为积极引入企业和专业人才中介机构寻访高层次人才,还对高新区企业从市外寻访的高层次人才给予寻访费用补贴,补贴标准为企业实际支付个人寻访费用的50%,每人次补贴最高限额为5万元,每家企业每年补贴不超过30万元人民币。并给予人才中介机构房租补贴,对符合条件的人才中介机构给予每年房租费用50%的补贴,补贴总额不超过10万元人民币。 今年,西安高新区已成立20周年,伴随着高新区的成长,在新时期,高新区的优惠政策也在不断创新,出台了鼓励企业建立ISO4000环境管理体系、鼓励污染物减排奖励、促进企业节能降耗等优惠政策,大力推进园区的环保与节能减排,着力发展低碳经济,并推出扶持企业实行标准化和争创名牌产品政策,大力推进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产业化、标准化和国际化,引导企业实施名牌战略。 创新永无止境,西安高新区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为企业发展撑起了一片天空,促进了企业发展的积极性,极大增强了区域产业的经济实力。“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是西安高新区的奋斗目标,在未来,高新区将立足于建立健全区域持续创新体系,保持可持续发展,建立更加完善的政策体系,为企业发展、园区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