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扩容在即,中小型科技企业又将迎来一个资本的春天。业内认为,关于“新三板”的企业挂牌规则、合格投资者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建设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基本成型,各园区开始正式上报拟挂牌企业的申报材料,如果进展顺利,最快三季度首批扩容企业将正式登陆“新三板”市场。 从2009年开始,创业园发展中心就开始了组织企业筹备赴“新三板”挂牌的相关工作。截至目前,创业园共有8家企业已经和券商签订了新三板挂牌的辅导协议。 “新三板”为瞪羚企业量身定做
新三板目前正在扩容针对的是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的非上市股份公司。根据已有的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政策文件,在新三板挂牌要满足的条件有公司存续满两年,有限公司变更为股份公司的,从有限公司成立之日起计算;主营业务突出,具有持续经营能力,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动作规范;股份发行和转让行为合法合规;证券业协会要求的其他条件。 从企业发展阶段来看,新三板服务对象是处于成长早期的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的特征为:一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二是知识产权已经转化为产品,实现了产业化;三是公司已经形成一定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四是公司处于创业前期的快速发展阶段,迫切需要资金以扩大生产规模,也需要引入战略投资者完善公司治理。 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公司则基本属于成长后期的较为成熟的高科技企业。例如,从利润、股本规模上看,2010年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上年度平均净利润4000多万元,发行前平均股本为7394万股;而新三板2010年挂牌的公司上年度平均净利润为411万元,平均股本为1882万股。 2010年,创业园发展中心推出瞪羚企业促进计划,重点支持市场前景大的高成长型企业。“创业园发展中心的瞪羚企业有比较明确的未来发展战略,产品技术优势明显,增长快,治理规范,很适合在新三板挂牌。因此,创业园发展中心非常重视新三板,积极组织企业与中介机构接触,向企业讲解新三板的意义和重要性。”创业园发展中心负责融资服务的项目经理表示。
融资服务的持久战
虽然从2009年开始,创业园发展中心就逐步展开鼓励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的相关工作,但前期进展却没有想象中的顺利。由于信息不对称,新三板不被企业所看好。 面对每一家企业的疑虑,创业园都不厌其烦地帮企业分析、解决。某家企业负责人表示,企业股改、挂牌筹备要付出一笔费用,创业园的项目经理便拿着高新区的新三板优惠政策上门为企业讲解,得知高新区对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有着多达80万元的补贴后,终于打消了疑虑。 另一家企业则因为挂牌后企业将受到监管而犹豫,不再是由自己说了算的企业,会不会失控?对此创业园的项目经理多次上门拜访,连同中介机构的专家为企业负责人讲解企业上市后的内控管理和信息发布工作,为企业列举实际案例,向企业说明,监管将更利于企业的规范发展,使今后企业上市的难度系数更小。 有的企业负责人认为,新三板没有首次融资的功能,但是还要股改,还要付出成本,觉得划不来。还有的企业负责人对三板的认识还停留在过去,认为三板是垃圾板,没有融资能力,而且还会对后期上市造成影响。还有的企业认为自己只有几千万收入,距离资本市场还较远,不愿意付出成本来做没有把握的事。为了打消企业的疑虑,创业园发展中心制订了系统的服务计划。
8家企业签订辅导协议
首先,创业园发展中心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然后进行定向辅导。为了配合企业的需求,他们经常上门辅导,邀请券商做辅导培训,带领中介机构赴企业实地走访,企业足不出户即可接受融资服务。同时,组织企业和投资公司交流,股权改制和股权投资同时进行,齐头并进。 面对企业的不理解,创业园发展中心融资服务的工作人员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盯住一个重点企业,长期推荐,反复沟通,不断传递“新三板”的概念,帮助企业发现“新三板”的价值。组织中介公司与券商和一家企业进行好几轮接触,持续2—3个月是常有的事。 随着“新三板”扩容即将临近,在创业园发展中心的坚持下,企业对新三板的态度从不理解到理解,产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一切都让创业园感到非常欣慰。但是更让他们欣喜的是,企业筹备新三板挂牌的步伐有了实质性推进。 据了解,西安利雅得电气自动化股份公司、陕西航天博诚新材料有限公司、西安奇维测控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旌旗电子有限公司、西安应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康瑞矿用设备有限公司、西安东风机电有限公司、西安南亚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已经分别和西部证券、南京证券、上海证券等券商签订了新三板挂牌辅导协议,另有2、3家企业正在积极的接触中。 随着创业园融资服务工作模式的进一步创新和推进,草堂加速器的正式投用,创业园的瞪羚企业将得到飞跃式发展,届时,通过在新三板挂牌而实现规模壮大的企业将越来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