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创业园中心介绍服务体系中心成就孵化器集群加速器建设媒体看台中心文化
媒体看台

新闻中心

小企业银行融资应实现“七个突破”

2011-12-29 19:13来源:

解决小企业银行融资问题,既要重视解决短期困难,也要运用综合手段构建长效机制。当前,必须针对制约小企业融资的瓶颈因素,在以下七个方面实现有效突破。

一是应着力在银行经营理念上实现突破。随着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更多的大企业、大项目可以通过成本更低的直接融资方式满足资金需求,从而大大减轻对银行信贷的依赖,这将对银行目标客户群的构成带来根本性变化。为此,银行类金融机构应积极适应这种变化,切实将小企业金融服务作为国有银行的战略业务和中小银行的核心业务,高度重视小企业客户群的发展。国有银行应将小企业作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客户群进行培育;中小银行则应立足区域特点,走特色经营之路,不断开发市场盲点,填充市场缝隙,拓展市场空间,逐步确立为小企业服务的竞争优势,特别是要将服务触角逐步向县域和农村延伸,积极寻找新的市场机会。

二是应着力在抵押担保上实现突破。目前,知识产权、股权、林权、海域使用权等财产权利的抵押担保涉及到登记、评估、流转等多方面问题,仅仅依靠银行自身的力量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但银行机构也不能消极等待,应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大胆尝试,广泛借鉴南方地区的先进经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针对小企业不同的财产特点量身定制信贷创新产品,争取在股权、应收账款、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权利质押贷款方面取得实际性突破。

三是应着力在信贷管理体制上实现突破。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各银行仅仅成立专门的服务机构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起真正适应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体系、财务核算体系、利率定价体系、授权审批体系和风险管控体系。在信用审查和评级方面,不仅要重视企业的财务硬指标,更要重视企业主要股东和高管人员的信用状况、道德操守、社会关系以及企业购销记录等信用软信息,不仅要注重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分析,也要重视对企业的实地考察。在财务核算方面,应充分考虑到小企业贷款的成本因素,建立有别于大企业信贷部门的业务和利润考核体系。在利率定价方面,应科学评估小企业的信贷风险,合理确定利率标准,既要有效覆盖信贷风险,又要避免利率过度上浮。在授权审批方面,应针对小企业特点减少审批环节,建立快速审批通道、提高审贷效率,同时应建立科学的授权机制,适当下放审贷权限,特别是应授予支行与其风险管控能力、当地小企业发展水平和资金需求特征相适应的审批权力。在风险管控上,也不能简单套用大企业风险管控指标,应建立与小企业经营“高风险”特点相适应的风险指标体系,与利率定价相结合,有效覆盖信贷风险。

四是应着力在改善小企业融资环境上实现突破。应建立完善和落实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和再担保机制等优惠扶持政策。同时,应加强对县(市、区)政府的考核,将小企业融资支持政策、风险补偿机制、担保体系建设等内容纳入党政目标责任考核范畴。特别是应大力健全信贷产品创新支持体系,建立完善股权、知识产权等权利登记、评估、托管和流转体系;大力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关政府部门应密切配合将小企业非银行信用信息统一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平台,最大限度减轻银企信息不对称对小企业融资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应加大对失信行为的司法打击力度,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五是应着力在银保合作上实现突破。其中包括银行与担保机构和保险机构的合作。对有长期合作关系的担保公司、银行应适当放大担保倍数、合理分担风险比例;大力发展组团集合担保贷款,以组团担保、政府增信、银行贷款的方式对产业链上的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降低融资成本。对于外向型小企业,银行应加强与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合作,积极开展出口信保项下的贸易融资业务,降低融资风险,缓解小企业出口融资困难。

六是应着力在商业承兑汇票推广上实现突破。发展商业承兑汇票有利于协调大企业与配套小企业之间的产供销关系,促进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有机结合,加速小企业资金周转,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题。各银行应主动加强与大中型企业的合作,通过包函业务、票据保证业务与商业承兑汇票业务相结合,采取商业承兑汇票保证、保贴等方式,提升商业承兑汇票信用,对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给与贴现支持,积极引导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

七是应着力在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融资上实现突破。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手续相对简单,成本相对较低,期限一般在2-5年,从最近发行情况看,票面利率比贷款利率低1-2个百分点,既可以成批次解决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也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强组织和宣传,加强与担保和评估机构的协作,积极组织和推动符合条件的小企业通过发行集合票据解决融资困难。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园发展中心:029-81882280 西安高新区锦业路69号-瞪羚谷 邮政编码: 710077
备案号:陕ICP备060071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