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以创业促就业,但是如何降低创业成本,减少创业风险,促进中小科技企业健康发展是一个新的课题。2006年,西安高新区推出了“创业导师计划”。2008年,首届全国创业导师工作会议在西安高新区召开,西安创业园“创业导师计划”得到了科技部及广大企业的认可。记者近日走进西安创业园探个究竟———
这是一组令人欣喜的数字。去年,尽管受到国内外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西安高新区创业园的营业收入依然达到113亿元,同比增长67%;企业获得各类嫁接资金3亿元,同比增长101%;企业技术转移贸易额7亿元,同比增长52%;园区创业企业技工贸收入已经连续多年实现40%以上的高速增长。西安高新区创业园成功的秘诀在哪里?2008年,首届全国创业导师工作会议在西安高新区召开,西安创业园的创新做法———“创业导师计划”得到了科技部和广大企业及创业导师的认可,这就是他们成功的答案。
高校林立、院所密集的西安是我国高等教育和科技研发的重要基地,该市400多万城区人口中拥有近40万工程技术人员;以技术研发为特色的科技创业创新活动已成为城市产业跨越发展的重要动力;进入新世纪,随着城市创业创新环境和政策环境的不断提升,每年大量的高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选择就地创业,旺盛的创业热情为西安建设创新型城市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古都西安,有560多家中小科技企业入驻的西安高新区创业园还有一个格外动听的名字————瞪羚谷。瞪羚是一种个体不大但善于奔跑、跳跃的羚羊,国际企业孵化器行业往往将那些具有高速成长潜力的中小科技企业叫做“瞪羚企业”。
说起这些中小科技企业,从事创业企业孵化培育工作16年的西安创业园发展中心主任闫玲言语间充满感情,她用“日新月异”四个字来描述这些小企业旺盛的创业活力。“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工程科技人员创业、大学生创业,我们这些创新型的科技企业几乎每天都有新变化、新创意、新项目。一两个月不见,你会发现它突然就长高了一大截儿!”
对于创新型中小科技企业来说,“快”是其创业阶段的一种普遍现象,但同时也伴生着一些规律性的成长瓶颈。“小企业就像一个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发育快但很可能缺钙,更不要说精神、心理等多方面都需要悉心呵护。”西安高新区的孵化器专家将当地中小科技企业的“成长困境”总结为:技术创新能力强,融通资源的产业化组织能力弱;产品开发能力强,市场拓展能力弱;创业激情旺盛,创业理性不足。
如何促进这些企业在“快”的同时能够健康成长,需要一种日益专业化甚至个性化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支撑。国际孵化器业界相关数据显示,未受创业辅导的小企业4—6年的失败率高达55%,而接受创业辅导的企业失败率约为20%。
周末对于“瞪羚谷”的创业者似乎毫无诱惑,4月10日下午4点多,在西安创业园创新大厦的报告厅里,一场名为“生产管理————6S活动的原则与内容”的培训课程正在热烈进行。西安创业园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园区公共创业培训三大体系中“APEC创业讲堂”免费培训课程的一节课。创业讲堂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生产管理、营销销售等五大模块,课程全部外包给专业培训机构实施,每周一课,风雨无阻。据说,现在自发来“旁听”的区外创业者也越来越多。
源自创业企业共性需求的专业化、标准化公共创业培训以及专项咨询机制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实现了常态化,但是随着园区创业企业的迅猛聚集尤其是各类创业企业在不同行业领域的个性化需求日益显现,园区原有的公共培训平台和专门从事孵化培育工作的项目经理人体系已经远不能胜任。这些深层次的需求包括引进战略投资、风险投资、商业模式诊断、行业资源嫁接与共享、研发流程管理以及企业品牌营销等创业实务。
“满足他们的需求还是靠我们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建设。多年来园区通过培训、咨询和交流活动与一大批行业专家、成功创业的企业家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如果把公共培训咨询机制比作‘辅导员制’的话,那么能否使这些专业智慧资源升级为更具针对性的‘导师制’就是我们力求突破的。”在西安高新区创业发展中心项目经理杨杉看来,2006年启动的创业导师行动计划是原有创业孵化培育体系的延伸和升级。
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已经拥有包括12个孵化基地在内的38.9万平方米的企业孵化器,累计毕业企业315家。其孵化服务体系之完备、孵化规模之大均名列全国高新区前列。
近3年来,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先后聘请了25名成功的创业企业家、优秀的行业专家担任创业导师,通过多种方式对企业实施创业实务指导,5位导师及其所在机构为园区企业提供了主题培训,近20位导师先后为10余家企业开展了专题诊断与咨询,8位导师与10家企业结成了“一对一”的帮扶关系。创业导师行动计划受到科技创业企业的热烈欢迎。(2009年5月7日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