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洪杉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金元庆
中小型企业发展的瓶颈说到底就是“人才瓶颈”,人力资源瓶颈是制约中小型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问题。跟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成熟企业相比较薪资福利吸引不了更好的人才,人才来了很难留住,留住的又无用武之地,最终导致中小型企业“有才的都想走,留下的都发愁”。企业没有一流的人才何谈发展连基本生存都是问题。
这个一眼就能看出的人力资源瓶颈之所以很难得到解决关键在于这个问题其实根本不是简单的人力资源问题,而是企业系统缺失导致的人力资源现象。中小型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不健全是导致人才问题的关键所在。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可能在业务、市场占有、营业额方面还没有达到高额指标,但是内部的企业管理系统一定是完善的。企业完善的管理系统包括5个组成部分:1、战略明晰,愿景引导;2、企业文化,留住人心3、管控到位,保障绩效;4、培训完善,打造精英;5、分配合理,持续激励。
“战略模糊,愿景缺失”是大部分中小型企业面临的第一个系统瓶颈。我们在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客户没有发展战略或是战略连老板自己都说不清楚,企业愿景就更是连想都没想过。老板自己跟着感觉走,希望员工跟着自己走,而且由于自己说不清楚企业发展的方向就特别害怕与员工沟通。所以,大部分中小型企业老板表现出对于员工要求的特殊表现:“要听话,少问我”。企业要求员工听话、忠诚固然理所应当,但是作为最高领导人如果听不到任何不同的声音完全按照自己的感觉走结果就是挣钱不知道为什么挣,赔钱不知道为什么赔,大部分看似盈利的企业无忧无虑的活着,突然有一天莫名其妙的没了。老板在经营过程中还总是感觉自己很孤单,没有人能理解自己。从员工角度来员工出来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挣钱,如果我所在的企业现在不能满足我挣钱的目的,那未来我能从这里收回我现在投入的成本吗?人就是靠希望活着,如果现在不挣钱,以后也不可能挣钱我留着这儿有什么意识。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和成熟企业一比最关键的就是“愿景缺失”,让所有员工看不到希望。
另外一个更为严重的事情就是所谓的“行业惯性”。我们看到大部分高新区的研发型企业都进入这样一个怪圈:企业关键职能在研发,研发费用越来越高,企业总是发展不起来,一旦市场刚性需求过大,研发型企业就容易在同一市场内分裂,我们很少看到那个企业快速发展起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在跟很多企业负责人沟通时发现大家的回答统一的惊人:这个行业就是这样,技术不能突破就会被市场淘汰。为什么是这样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行业里的企业都是这么做的,这就是“行业惯性”。“大家都这么做,就说明这么做是正确的吗?”很少有人来思考这样的问题。其实大部分研发型企业不能高速发展的关键原因并不在于研发问题,而在于市场开拓能力受限。技术更新的周期是有限的,谁能在技术被超越之前占有更多的市场谁就是竞争的胜利者,谁就能拿到更多的利润。因为,市场的刚性需求本来就是具有很大空白区域的,如果你那不下来,企业内部就很容易发生分裂,而分离出去的一部分就成了原有企业的同类竞争对手。同类竞争对手由于同出一脉,于是沿用原有企业的模式---强化研发。结果就是,同一技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在加之市场拓展力低下,利润空间有限,大家就会进入下一轮的研发竞争,如此不断的恶性循环下去。本来一个可以成长出优秀企业的行业土壤被瓜分的四分五裂,没有一家真正的胜利者,大家还相互抱怨行业不好,成本过高,人心不古。(待续)
|